中大-吉大-华政“中国制度专题研究工作坊”(2025) 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吉林大学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 2025-07-09点击:

2025年7月6日,中大-吉大-华政“中国制度专题研究工作坊”(2025)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吉林大学成功举办。来自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大学、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以及国内多家学术期刊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本届工作坊由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吉林大学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研究院承办。

开幕式上,吉林大学行政学院院长马雪松教授在致辞中表达了对合作院校与会嘉宾的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马雪松教授介绍了中大-吉大-华政“中国制度专题研究工作坊”的成立历程、学术意义、学界影响,倡议三校通力合作将“中国制度专题研究工作坊”打造为更具示范性的学术交流平台。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任勇教授在致辞中强调了制度研究在自主知识生产与增长中的重要学术意义,勉励青年政治学人积极响应制度研究发展需求,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制度研究学术共同体努力。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院长助理王清教授在致辞中强调了制度研究在政治学研究中的基础性作用,并就制度研究在中国政治学研究中的广阔前景予以肯定。开幕式由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副院长刘畅教授主持。

主题发言环节,中国政治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政治制度研究室韩旭主任以《协商性制度:关于新型政党制度的一种理解》为题发言。韩旭主任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意义上,围绕“政党”“协商”“制度”三个关键词展开深入阐释。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家治理研究院张大维教授以《空间赋权:党领群议与中国乡村协商民主制度化的逻辑》为题发言。张大维教授将中国协商制度化的路径概括为空间赋权,以此探究党领群议提高基层协商制度化的逻辑进路。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陈毅教授以《基于忧患意识审视中国新型政党建设的三重逻辑》为题发言。陈毅教授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三个维度,阐述了新型政党制度的内生特性、理论张力、优化路径。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张紧跟教授以《黏合国家与社会: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内在逻辑》为题发言。张紧跟教授针对基层治理的困境,提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内在逻辑应是从治理目标、治理责任、治理资源和治理制度四个方面黏合国家与社会。吉林大学行政学院王立峰教授以《自主知识体系视域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理论的标识性范畴与体系化构建》为题发言。王立峰教授在发言中提出了构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理论体系的四个标识性范畴,即政治方位标识、价值取向标识、制度功能标识和社会基础标识。吉林大学行政学院马雪松教授以《制度政治学的本土化建构:演进脉络、议题革新与范式凝练》为题发言。马雪松教授指出本土化制度政治学在研究对象上注重执政党制度与国家制度的共同探讨在研究内容上突出制度体系与治理效能的一体考察在研究视角上强调社会科学背景下的综合审视。主题发言环节由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胡志平教授主持。

下午,三场平行论坛同步举行。平行论坛一由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张紧跟教授、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王清教授担任主持人,《上海行政学院学报》方卿副主编、《社会科学研究》陈果编辑、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陈毅教授、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陈川慜副教授担任评议人。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王清、吉林大学行政学院魏素豪、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杨楠、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陈川慜、中共吉林省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仲昭曦、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张佳威分别以《再组织社会:功能型党组织的类型及影响分析》《行政区划调整何以影响县域城乡收入差距:来自撤县设区的准自然实验》《权力与观念的双重变奏: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缘起逻辑》《Legislative Representation, Personal Attributes, and Regime Support: A Cross-National Multilevel Study》《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历史演进与经验启示研究》《政党数字化与政党体制制度化:基于因果机制的讨论》为题进行发言。

平行论坛二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杨渊浩副教授、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唐文玉教授担任主持人,《理论学刊》邓帅副主编、《理论探讨》王华薇副主编、《探索》赵超副编审担任评议人。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唐文玉、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楼笛晴、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赵挺、吉林大学行政学院程凯、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段佳莹、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于慧、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陈俊分别以《“领私开公”:超越“活私开公”的公共性开拓理解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不同党派人大代表眼中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观:基于Y省的问卷调查分析》《社会组织协商的制度体系构建》《理解当代中国的上下级政府间协商:一个整合性分析框架》《党组织嵌入何以影响民营企业慈善捐赠:以403家民营上市公司(2012-2022年)为考察对象》《革命与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构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路径》《构建自主型秩序:党建引领超大型社区治理的路径分析:以S市Z社区为例》为题进行发言。

平行论坛三由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童志超副教授、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李月军教授担任主持人,《江苏社会科学》史拴拴副编审、《治理研究》徐东涛主任、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严行健副教授、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黄杰助理教授担任评议人。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李月军、吉林大学行政学院田玉麒、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黄杰、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刘鼎申、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严行健、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童志超、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袁志国分别以《美国军政关系的观念、制度与运行》《人民政协协商式监督的生成逻辑、价值定位与实践展望》《组织化的政治联系:党建与民营企业扶贫参与》《制度效能与形象资本: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视域下党的形象塑造机理》《人大制度实践在本土政治学话语体系构建中的价值:以表决制为中心的分析》《政治极化与竞争性政党体制》《“室组地”联合办案何以实现协同监督:一项多案例研究》为题进行发言。

闭幕式由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政治学系副主任田玉麒副教授主持。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王清教授、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唐文玉教授、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黄杰助理教授分别从研讨议题、研究方法、研究创新以及思想碰撞等方面对三个平行论坛研讨情况进行汇报分享。田玉麒副教授总结致辞中指出本次学术会议展现了宽阔的学术视野、多元的研究方法,促进了编者、作者、读者的互动交流展示了中大-吉大-华政“中国制度研究工作坊”机制化常态化、长效化运行的成果。本次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


Copyright©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通信地址:中国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吉林大学行政学院(邮编:130012)

办公地点:吉林大学前卫校区东荣大厦A座5层、12层

访问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