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行政学院举办第22期名家讲座

发布时间: 2022-09-20点击:


2022914日晚间,吉林大学行政学院第22期名家讲座在腾讯会议平台举行。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中国政治学会理事、中国政治学会中国政治思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孙晓春老师受邀担任主讲嘉宾,作题为“平均主义观念与中国传统社会的国家治理”的学术讲演。行政学院副院长马雪松教授主持讲座,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史慕华教授、王岩老师、王娜老师、魏素豪老师,大连海事大学徐庆利副教授、东北大学王光副教授、河北大学敦鹏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任路副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杨楠老师及国内其他高校师生共100余人参与本次讲座。

孙晓春教授首先对平均主义的含义以及平均主义获得社会广泛认同的原因进行了剖析。他认为平均主义是中国传统社会一以贯之的观念,在古代中国人眼中,财富平均的社会才是真正理想的社会,平均是解决全部社会问题的金钥匙。所以,平均主义不仅被思想界广泛认同,还被广大农民所接受并成为农民起义的口号。作为中国古代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思想观念,平均主义使得社会各阶层达成共识,产生利益交汇点。

随后,孙晓春教授详细分析了平均主义与古代国家治理之间的关系,他指出平均主义思想经过三个历史阶段的发展逐步融入到传统国家的治理过程之中。秦汉时期是第一阶段,平均主义的治国原则主要表现为迁徙豪强、惩治豪民和重农抑商的政策;北朝到隋唐时期的均田制是第二阶段,均田制度标志着传统的平均主义观念融入制度层面;唐中期到明清之际的后均田时期是第三阶段。

最后,在古代平均主义的治国理念对传统中国社会的影响方面,孙晓春教授肯定了平均主义的理念对社会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但是传统平均主义的治国方策一方面抑制了经济发展,导致社会财富频繁洗牌,从而使得秦汉以后的中国社会无法在根本上摆脱贫困状态;另一方面,古代平均主义的治国方策还造成国家最重要的职能,即维护社会公正的职能的偏失,长远地看平均主义并没有为古代中国社会带来稳定的秩序。

马雪松教授对孙晓春教授的精彩讲座表示衷心感谢。他认为,本研究的分析框架、研究视角、论证逻辑,令人耳目一新,蕴含了强烈的现实关怀、深刻的理论洞见,不仅聚焦中国传统治理观念与社会治理实践的关系,阐释了平均主义被中国古代社会广泛认同的文化、社会、政治原因,还辨析了传统平均主义作为治理观念对古代社会治理过程的评价功能和深刻影响,其中蕴含着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在于治理观念变革的启发。在互动研讨环节,与会师生就平等与平均之间的关系、如何从传统国家治理理念中汲取养分为现代国家治理服务以及为什么在平均主义的主导下没有催生出平等主义的思想等问题与孙晓春教授进行了充分讨论。本期名家讲座在热烈的交流探讨中圆满结束。



Copyright©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通信地址:中国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吉林大学行政学院(邮编:130012)

办公地点:吉林大学前卫校区东荣大厦A座5层、12层

访问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