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求智读书会·学术活动简报(九十二)

发布时间: 2025-10-27点击:

20251020日晚,由吉林大学行政学院主办的第九十二期求智读书会在东荣大厦A307会议室举行。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副院长姚璐出席活动,报名参加本期读书会的20余位本科生同学参加本次研讨活动。本次读书会以“现代化与政治秩序:机遇还是挑战?”为主题,围绕塞缪尔·亨廷顿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展开研讨,由行政学院政治学系赵德昊讲师主持。

姚璐老师指出,求智读书会为本科生搭建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通过阅读与讨论,能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形成针对特定问题的学术观点,激发学生科研兴趣,提升学生科研能力,同时也实现教学相长。

本次读书会赵德昊老师以“现代化的内涵”为切入点开展师生互动,引导同学们积极思考回答问题,老师对其进行总结,并强调从工具理性、个人权利和民族认同三大维度解读现代化的内涵。接着,赵老师以霍布斯“利维坦”为引,提出了“现代化为何不能自动带来稳固政治秩序”及“政治秩序的支撑条件”这一系列核心问题,顺势引入塞缪尔·亨廷顿的经典著作《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作为研讨重点,结合冷战时期第三世界国家探索现代化的历史语境,阐释了该书对现代化、现代性与政治秩序关系的创新见解。

研讨环节,赵德昊老师以“为什么西方现代化过程容易滋生动乱?”为议题,与参会同学展开互动,结合读书会研讨文本,指出西方现代化所引发的社会变革将新的社会集团迅速动员起来卷入政治,但政治制度化和组织化水平未能同步跟进,加速了旧秩序崩塌。

    

 

在探讨政治权威与政治秩序的关系时,赵德昊老师明确秩序的基础性作用,借亨廷顿对美国政策的批判,提出“先有权威而后谈限制权威”的观点,强调第三世界国家确立权威是构建政治秩序的关键。之后他进一步指出,政治现代化是从传统政治体制瓦解到现代政治体制系统性建立的转型过程,涵盖了权威合理化、结构功能分化、政治参与扩大化三个维度。在对政治权威与现代化关系的论述中,赵老师逐一分析了君主制、军队、政党三类权威主体在现代化中的角色:君主制集权但限制参与,军队在“普力夺政体”中的角色随社会演变,政党是高参与社会中联结国家与社会的核心。


最后,赵德昊老师布置了下一期读书会的研讨书目及研讨问题。至此,第九十二期求智读书会圆满结束。图文:吉林大学大学生《行政之光》杂志社





Copyright©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通信地址:中国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吉林大学行政学院(邮编:130012)

办公地点:吉林大学前卫校区东荣大厦A座5层、12层

访问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