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行政学院举办政治理论与公共事务工作坊第十五期学术活动

发布时间: 2016-09-29点击:

2016922日下午,由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吉林大学社会公正与政府治理研究中心、吉林大学国家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吉林大学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政治理论与公共事务工作坊第十五期学术活动在吉林大学社会公正与政府治理研究中心会议室举办。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郭台辉教授应邀担任主讲嘉宾,主题为“历史社会科学的整体性与碎片化”。本次活动由吉林大学行政学院马雪松副教授主持,彭斌副教授担任评论嘉宾,殷冬水副教授、杨健潇副教授、王娜博士与马克思主义学院仝联勃博士及部分学生参与活动。


    主题报告前,郭台辉教授简要地介绍了该研究课题的缘由与进展,并就其长期进行的访谈项目进行了说明。报告中,他辨析了“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历史社会科学”的概念,并详细地论述了十九世纪后半期作为“整体性”的历史社会科学以及二战后作为“碎片化”的历史社会科学。在此基础上,对历史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向及中国历史社会科学的构建路径进行了展望。

     

他认为,十九世纪后半期作为“整体性”的历史社会科学具有史学的社会科学化、“以古观今”的“倒溯历史”、德国反实证主义认识论的新康德学派与社会科学的史学化四种形式;而二战后,随着西方民族国家的衰落、认识论基础的瓦解以及世界多格局时代的意识形态多元化,历史社会科学存在着局部结合、二元撕裂与缺乏统一共识等“碎片化”特征。他还认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世界范围内民族、种族、宗教矛盾与冲突的加剧,恐怖主义、金融危机、生态环境等不安全因素的增加,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都迫切要求历史社会科学研究的再整体化。“过程追踪”作为历史社会科学的新方法将是未来研究的努力方向, 而修正谬误、提供阐释与平等对话则是构建中国历史社会科学的有效路径。

      

    主题报告后,彭斌副教授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研究逻辑等方面进行了评论,并主要探讨了历史社会科学的未来趋向。自由讨论环节中,与会教师和部分学生围绕历史社会科学的概念、碎片化与整体性的内涵、研究的适用性、论证结构以及研究方法等问题与主讲嘉宾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

   

2016年9月29日

Copyright©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通信地址:中国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吉林大学行政学院(邮编:130012)

办公地点:吉林大学前卫校区东荣大厦A座5层、12层

访问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