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行政学院第四届王惠岩政治学优秀博士论文奖颁奖典礼暨第六届“北辰”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博士生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 2025-11-16点击:

20251112日上午,吉林大学行政学院第四届王惠岩政治学优秀博士论文奖颁奖典礼暨第六届北辰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博士生论坛开幕式在东荣大厦B102报告厅举行。吉林大学匡亚明学者杰出教授张贤明、行政学院党委书记陈希贵、行政学院院长马雪松、行政学院副院长刘畅、行政学院副院长季洪涛、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助理教授曾渝等出席会议。开幕式由行政学院党委副书记史慕华主持。

行政学院院长马雪松在致辞中指出,吉林大学作为中国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研究的重要阵地,始终以厚重包容、守正创新的精神深耕学术沃土,成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吉林大学行政学院秉持一脉相承的治学担当与开拓精神,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关注中国治理现实,致力于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的融合贯通,形成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共同推动学科群的协同发展与自主创新,积极为构建中国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贡献力量。

行政学院副院长刘畅宣读第四届王惠岩政治学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奖名单及论文指导教师名单。北京大学尚俊颖、中国人民大学杨端程获得第四届王惠岩政治学优秀博士论文优秀奖。复旦大学方炯升、清华大学郑思尧、北京大学蒋光明获得第四届王惠岩政治学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张贤明为获奖论文指导教师代表曾渝颁奖,马雪松为获奖论文作者颁奖。

第四届王惠岩政治学优秀博士论文优秀奖获奖者尚俊颖、杨端程分别进行论文展示。尚俊颖就其博士论文《统治者制造革命——从秦、明、清看王朝国家中起义革命的成因》展开分享,表示避免革命的关键在于避免统治者犯下不可逆转的战略性错误,他对革命是到来的还是制造的这一问题从行动者的角度给出回应,并指出整合性的叙事策略能够为比较历史政治学或者比较历史政治分析提供一种相对完备的分析框架。杨端程就其博士论文《中国国家的衰落与兴起(184-590年)——统治者、精英与国家建设的历史分析》展开分享,他结合史料和社会科学方法,探索历史变迁中的普遍性结构和机制,超越“欧洲民族主义”的研究视角,为理解国家建设提供历史借鉴。

获奖指导教师代表曾渝在会上发言。曾渝首先对吉林大学行政学院为青年政治学人提供的激励与支持表达谢意,感谢吉林大学作为我国政治学科重镇在学术共同体建设中的重要贡献,并指出王惠岩政治学优秀博士论文奖为青年学者提供了优质发展机遇。曾渝向获奖的博士们表示祝贺,强调这份荣誉既是学界对他们过往研究的认可,更是对全体青年政治学人的期待与鞭策。他提到,优秀博士论文是学术生涯的良好开端,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要求青年学者持续进步。

开幕式由行政学院党委副书记史慕华主持。

颁奖典礼暨论坛开幕式结束后,两场论坛主旨报告在东荣大厦B102报告厅开展,由行政学院副院长刘畅主持。第一场报告主讲嘉宾为吉林大学匡亚明学者杰出教授、《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主编张贤明。张贤明教授以《责任政治研究的探索》为题,分享了深耕责任政治领域三十余年的研究心得。他回顾了1995年读博时,基于个人兴趣、理论空白、经世致用价值及跨学科视野,坚持选择政治责任作为研究方向的历程,提及从零散研究切入,逐步构建责任政治理论体系的探索,围绕基于责任的制度、面向责任的制度建构、回归责任的制度完善三层次核心,结合思想史与制度史双重支撑,实现从政治责任到责任政治的理论拓展。他强调进行学术研究需立足稳定可拓展的研究领域,根植文本、打通学科壁垒,兼具创新力与现实解释力,并持续深化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第二场报告主讲嘉宾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渝。曾渝老师以《考评民主:以府际竞争促政府回应》为题,向大家介绍了考评民主这一数字时代新的民主治理范式。他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需求,对比选举民主的回应机制与局限,阐释考评民主以公民问政与评价为参与形式、以府际横向竞争为核心,通过考评前后的问责与政策调整实现民意回应的运行逻辑,分析其在党中央领导下避免局部化等制度优势并提出落地路径。该研究为西方民主话语转化、构建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回应中国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提供了新视角。

本次北辰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博士生论坛聚焦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拓展与实践创新的主题,开设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两个分论坛。分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16名博士研究生从自身的专业视角出发,对当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以及全球治理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12日下午16:30,吉林大学行政学院第四届王惠岩政治学优秀博士论文颁奖典礼暨第六届北辰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博士生论坛闭幕式在东荣大厦B102报告厅举行。行政学院党委书记陈希贵出席,闭幕式由行政学院党委副书记史慕华主持。

杨端程、郑思尧分别作为分论坛一、分论坛二的点评人代表进行了总结发言。杨端程总结第一分论坛跨政治学、法律等多学科,议题涵盖古今中外,兼具现实关怀与国际视野;同学们运用多案例比较、实地调研等扎实方法,展现出良好学术素养。他坚信,同学们将成为推动相关学科发展、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力量。郑思尧感谢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搭建高水平学术平台,肯定第二分论坛同学们的扎实理论功底与敏锐问题意识。同学们的研究聚焦国家治理、基层创新等重要领域,彰显家国情怀,在交流中共同成长,尽显学科生机与学术共同体凝聚力。

论坛评审委员会坚持公平、公正、匿名评审的原则,评选出8篇获奖论文,史慕华宣读第六届北辰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博士生论坛获奖名单。吉林大学张迪、浙江工商大学冯显莺获得一等奖;东北大学王泽、吉林大学王鼎量、吉林大学兰成东、华东政法大学左澜涛、吉林大学卢衍航、吉林大学余晓霞获得二等奖,随后颁奖嘉宾为获奖学生颁奖。张迪、冯显莺作为学生代表发表获奖感言。

陈希贵致闭幕辞,他对获奖同学表示衷心的祝贺,鼓励青年学者立足学科优势、坚守学术初心,为中国式现代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贡献智慧力量。最后,陈希贵对为本次会议提供支持的志愿者同学、老师和专家表达感谢,并宣布第四届王惠岩政治学优秀博士论文颁奖典礼暨第六届北辰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博士生论坛正式闭幕。

本次论坛紧扣时代脉搏、顺应时代潮流,吸引了国内多所高校的优秀学子参与,充分彰显了青年政治学人与公共管理学人的学术初心与学术智慧。颁奖典礼和论坛的成功举办,在营造我院优良学术氛围、提高学术影响力、提升我院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Copyright©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通信地址:中国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吉林大学行政学院(邮编:130012)

办公地点:吉林大学前卫校区东荣大厦A座5层、12层

访问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