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行政学院王立峰教授研究成果《中国特色党政合署办公的历史演进、属性定位及运作机理》在《政治学研究》2024年第6期发表。

文章指出,作为组织体系管理的重要方式,“合署办公”广泛存在于中西方国家的政治实践之中,它能够有效整合承载着共同治理任务的组织资源,协调不同组织体系的职能,形成组织合力。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的“合署办公”不仅存在于国家行政机构内部,而且还发生在执政党的机构和国家机构之间,塑造出“党政合署办公”这一中国特色的政治现作为中国特色党政机构组织形态,党政合署办公具有内生性,植根于当代中国特色的党政体制。中国党政合署办公改革的实践探索已经从纪检监察领域拓展至组织工作、宣传工作、统战工作、信访工作等领域,从而完成时代赋予的特定任务。不同时期党政合署办公都承担着特定的时代任务。新时代以来,党政合署办公进入全面深化发展阶段,已经成为中央和地方机构改革的常量,其属性特征具有明显的党政复合性,主要表现在组织、权力和角色三个方面。超越机构改革工具论是深化党政合署办公研究的重要突破口,从机构运作层面来看,党政合署机构融合了党政因素,形成了独特的运作机理。随着各地积极推进和落实党政合署办公改革,中国特色党政合署办公的制度优势进一步凸显。
该成果为吉林大学“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团队项目——“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政治学阐释”项目(2022CXTD06)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