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行政学院举办中国政治研究工作坊(第66期)

发布时间: 2023-05-06点击:

2023427日晚间,吉林大学行政学院主办的中国政治研究工作坊第66期学术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在东荣大厦B102会议室举行。纽约州立大学法明代尔分校历史、政治与地理系暨科学、技术与社会系陈丹丹副教授受邀担任主讲嘉宾,作题为“作为政治与伦理概念的‘耻’——以早期中国思想为例”的学术讲座。吉林大学行政学院薛洁教授、何力群副教授、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中心李羿副主任、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楠老师,以及学院部分博士生和硕士生参与交流。本期工作坊由行政学院副院长马雪松教授主持。

“耻”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具有重要意义,陈丹丹老师细致辨析了中西语境下“耻”的不同内涵。她指出,中国文化一直以来被许多国外学者视为“耻感文化”,相关研究可能更聚焦“耻”和感官的关联,将“耻”作为一般意义上的伦理美德来探讨。但在古代中国传统中,“耻”这一概念兼具道德属性与政治属性,构成了道德与政治、德性与行动、个人与国家的连接点。因此,陈老师将“耻”的观念放置在早期中国的道德和政治结构中加以检视,探讨其在中国语境中的特殊意义。

随后,陈丹丹老师深入梳理了《论语》《中庸》《孟子》《荀子》等儒学经典中关于“耻”的基本观点和普遍理解,结合具体时代背景、社会情境与伦理结构进行解读。她关注到中国早期文化体系与思想文本中,“耻”概念背后的道德“自主性”与“他律性”的互动关系,认为在东方文化中羞耻感并非全然来自外界环境的塑造与制约,更是源于内生的自我审视与反省。她强调,“有耻”既是对士人、官员、民众约束自身言行举止的伦理要求,“知耻”也被认为是个体参与政治共同体的基本德性,成为国家治理不可或缺的一环。

最后,陈丹丹老师提出“耻”在中国古典思想中具有“美德、行动与为政之道”三重概念特征。一方面,作为个人自我意识和精神世界的组成部分,“耻”具有一种“内向性”,指导个体围绕“耻感”作出正确行动选择。另一方面,个体通过“耻”与周遭建立了联系,通向集体行动与国家治理的“耻”又具有一种“外向性”。

马雪松老师对陈丹丹老师的精彩讲演表示衷心感谢。马老师认为,陈老师打通文史哲学科壁垒,以人文学科中的“耻”观念为基础延展至社会科学的相关领域,展示了原创度高、探索性强的精品学术成果。在互动研讨环节,陈老师与参会师生就天子诸侯明“耻”的基本要求、耻感的国家维度、耻感修身与阻碍行动的张力、道家思想对于“耻”概念的超越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本期工作坊在热烈探讨中圆满结束。

Copyright©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通信地址:中国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吉林大学行政学院(邮编:130012)

办公地点:吉林大学前卫校区东荣大厦A座5层、12层

访问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