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术动态

【调研汇报】新疆边境调研情况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17日 12:07 点击次数:

调研时间:2017年5月

调研地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喀什市、伊宁市等

参与人员:刘雪莲教授、刘清才教授、黄凤志教授、姚璐副教授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边陲,陆地边境线长达5600多公里,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四分之一,自北向南分别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八个国家接壤。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交界邻国最多,陆地边境线最长的省区。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存在的地区。这里有47个民族,世居民族以维吾尔族为主,还包括汉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新疆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是第二亚欧大陆桥的中方节点,是西气东输的起点,对“一带一路”战略来说意义重大。

新疆边境线绵长,总长度超过5600公里。鉴于安全、经贸往来、民族相通、宗教信仰相似、接壤国众多等因素,新疆的边境地区呈现不同特点。因此,本次调研地为新疆的四个口岸,南疆是与巴基斯坦相邻的喀什市塔什库尔干塔吉克县的红其拉甫口岸,与塔吉克斯坦相邻的卡拉苏口岸,以及与吉尔吉斯斯坦相接壤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伊尔克什坦口岸,北疆是与哈萨克斯坦有密切往来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霍尔果斯口岸。

由于南疆和北疆在边境安全、民族问题、跨境经济合作这三个方面有着不同侧重,本次我将以先南疆后北疆的顺序向各位汇报。

一、南疆口岸调研情况

1.南疆调研地简介

喀什作为南疆“丝绸之路”的桥头堡,其地理意义和经济意义不言而喻。首先,它具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地理优势——是中亚、西亚、南亚各国开展经贸往来的纽带。而喀什综合保税区作为喀什地区发展经济的重要平台,以伊尔克什坦口岸、吐尔尕特口岸、卡拉苏口岸为通道,借助中巴经济走廊和中吉乌铁路,带动南疆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不断完善园区的设施建设并完善海关的整体流程,提高效率,正式带动喀什地区“走出去”。

红其拉甫口岸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口岸。在喀什地区西南部,帕米尔高原上,同巴基斯坦北部地区毗邻。口岸海拔5300m,与北疆的霍尔果斯口岸、阿拉山口口岸同为新疆目前向第三国人员开放的口岸。由于其海拔高,气候恶劣,红其拉甫每年会有一段时间因大雪而封山,因此人员和车辆无法进行通行。中巴两国协议每年4月至11月开关,每年12月至次年3月闭关。在开关期间,两国重大传统节日、双休日闭关。在4个月的闭关期内,政府官员、国际邮车等正常通行,遇到重大事项,两国协商临时开关。红其拉甫的安全和政治地位很重要,中巴友谊公路经过此口岸,这条公路是连接巴基斯坦的唯一陆路通道。

红其拉甫临近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塔县大约有4万人,人口少,该县主要民族为塔吉克族,该民族比较淳朴,是中国唯一的白种人,语言是塔吉克语和维族语言。虽然信奉伊斯兰教,但并不是十分崇拜,不封斋,有自己的宗教节日,不过伊斯兰教的古尔邦节。以前崇拜拜火教。塔县气候恶劣,空气稀薄,整体比较安静,内部比较稳定,人、车都很少。

伊尔克什坦口岸,伊尔克什坦口岸作为喀什综合保税区的最大口岸之一,与吐尔尕特口岸相同,与吉尔吉斯斯坦相邻,其旧址一般认为是中国大陆最西段。伊尔克什坦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通道和驿站,上世纪中苏两国边民贸易往来也是依靠这个口岸进行的。伊尔克什坦口岸(新址)与喀什地区距离约100公里,与喀什综保区的另外两个口岸(吐尔尕特口岸、卡拉苏口岸)相比,规模更大,设施更为完善。作为国家一类口岸,伊尔克什坦在喀什综保区是主要的进出口产品加工中心、仓储物流集散中心、生活配套服务中心等。中吉乌铁路设计规划从本口岸出境,中国与中亚天然气管道运输项目经本口岸入境已纳入设计规划之中。

卡拉苏口岸,对面是塔吉克斯坦,近年来过货量增长较快,势头迅猛。是喀什综保区流量最小的口岸。口岸附近有伽马射线辐射,源于附近核废料堆积。中塔之间贸易往来较少。

总体来看,南疆口岸气候恶劣,条件艰苦,再加上公路不便利,南疆整体经济发展受限。但“一带一路”战略追求的是长远利益而非短期效益,特别是红其拉甫口岸作为唯一可以与巴基斯坦相连的口岸,其沿线的中巴友谊公路直通瓜达尔港,因此在未来一带一路的促进下,南疆地区应该会有较好发展。

2.南疆边境问题及原因

南疆的边境问题围绕边境安全问题和民族问题。南疆的边境地区气候恶劣,地势险峻,冰山环绕,平均海拔在3000m以上,再加上交通不便等原因,该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仍以安全问题为主。同时,南疆地区是维吾尔族聚集的地区,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喀什地区总人口数为3979321人,其中维族人口为3606779人,占总人口的91%,汉族人口318281人,占总人口的8%,哈萨克族306人,占比不足1%。

南疆边境第一线由边防哨所布控。通过对这三个边境口岸的实地走访发现,边防部队重点管控“三防问题”,包括“防回流、防袭击、防热武器”。具体是防止暴恐分子的流入,防止暴恐袭击以及防止枪支弹药的流入和走私。在新疆地区,存在三股势力的渗透和回流——即在国外受到洗脑的恐怖分子在漂白身份后重回境内,更有甚者携带具有很强煽动性质的维语恐怖视频,对一些受教育程度低、文化水平不高的维族人洗脑,煽动其参加恐怖活动。其次,边境走私枪支弹药等热武器以及走私屡见不鲜。不法分子利用对方国家监管不严,想假借“两国”关系友好试图蒙混边检。但中方对过境人员及车辆一视同仁,逐一严格排查,不允许其蒙混过关。另外,在南疆地区将增加5台H986大型集装箱查检系统,针对往来货运车辆进行排查和检验。同时,在南疆边境地区逐渐部署密集的全天候电子监控网以及高清摄像头,成立全天候综合检查站,在一系列设备及检查站安装完毕后,这种高效流水作业带动新疆边境管理、边防检查整体水平提高。

面对随时有可能发生的暴恐问题,国家采取强硬政策,新疆整体边境安全管控力度也持续加强。过去,国家并不希望暴恐问题从民族问题升级为政治问题,因为如此类的政治问题会在国际社会中形成负面舆论。在发生群体性事件时,国家也不会采取很强硬措施。但七·五”事件等多起新疆暴恐事件的发生对我国造成极坏的影响。2014年5月,习主席提出新疆工作总目标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新疆的工作重心将维稳放在首位。一旦再有此类事件发生,警察和部队可配有实弹、防爆盾等,新疆的一些行政机构设有弹药库。

(1)南疆边境问题

安全方面:总体上看,新疆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其二,从区域上看,南疆安全形势比北疆更紧张;其三,对跨境犯罪的严控以“三防”为主——“防回流、防袭击、防热武器”。

民族方面:其一,民族差别对待——不公平随处可见。对于新疆安全问题的管控,目的是防范一少部分极端分子,但由于分辨困难,只能进行无差别全面排查,而这一小撮人大都是具有明显民族特征和体质特征的少数民族,在排查和戒严时会不自觉出现明显的民族偏向性,出现对少数民族检查特别严苛的现象,由此少数民族认为在自己国家里被区别对待,受到了不公平待遇,遭到民族歧视。在特殊时期的政府管控中,介于管控波及范围广,无法筛查出恐怖分子,政府会实行一级戒严和二级戒严,对个别地区实行全面封锁,即禁止当地所有居民出境等,这种无差别、全面封锁的方式同样也会破坏民族团结,激化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矛盾。其二,维吾尔族与汉族关系敏感脆弱。特别是“七五”事件后更加明显。双方存在不信任;其三,新疆少数民族文化水平不高,受教育程度低,很容易被境外恐怖分子利用,受到煽动、洗脑,参加宗教恐怖活动。

(2)南疆边境问题的原因

针对上述安全问题,探讨其主要原因。首先是自然环境差,不利于发展经济;其次,民族问题对边境安全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民族差异性的过度强调。少数民族认同逐渐强烈,而由于民族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文化因素差异,造成汉族和维族人之间沟通困难,无法了解彼此,双方缺少基本的交流和沟通,由此民族矛盾产生。

其二,民族结构对民族关系有重要影响。民族结构的固化容易导致民族矛盾,使双方关系不和谐,相反,民族结构复杂,促进民族间交流频繁,彼此沟通了解,减少摩擦,容易形成和谐的民族关系。南疆地区以维吾尔族为主,维吾尔族世代聚居,该地区民族结构相对单一。维族有自己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维汉之间不存在族际通婚,有自己的语言,与汉族沟通存在不便,致使民族交往出现很多障碍,民族关系复杂。同时,南疆人口维族占比约91%。与南疆相比,北疆地区则以汉族和哈萨克族为主,回族人口也比较多,有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等,北疆的民族结构相对复杂,交流的频繁,这种情况下民族关系温和,少数民族与汉族关系相对简单。由此北疆比南疆地区明显稳定许多。

其三,社会因素引发民族问题。社会因素包括经济发展程度、群体性事件以及流动人口增加等。首先,经济发展不平衡易引发民族问题。从新疆整体看,发展不平衡体现在南疆与北疆经济发展不平衡,城镇与农村发展不平衡,少数民族与汉族发展不平衡等。尤其是如果将落后的经济现状与民族歧视相联系,这种发展差距容易造成少数民族心理形成落差,造成心理不平衡,进而滋生民族主义情绪,影响民族关系,形成民族问题。其次,群体性事件——例如“7·5”事件等给维族与汉族间的交往蒙上阴影。再次,随着城镇化加深,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逐渐增多。维族有排外的特点,维族与汉族间的交往密集,摩擦也会不可避免增加。

其四,国际因素对疆内安全的影响。新疆边境地区的接壤地带正是近年极端势力活跃地带,而由于边境两侧国家或地区历史传统相似、语言相近、族源相同、宗教相仿等文化上的相通以及地理位置接近等,这种环境为中亚极端势力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便利环境。其五,我国的民族政策多是框架和原则的设计,缺乏具体措施,可操作性不强。

因此,民族差异的过分强调,民族认同、民族平等等意识的膨胀、文化因素、社会因素、国际因素等造成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尤其在少数民族聚集区,复杂的民族问题势必影响地区安全稳定与发展。

二、北疆口岸调研情况

1.霍尔果斯调研情况介绍

新疆有四个口岸与哈萨克斯坦对接,自北向南分别是阿勒泰口岸,塔城口岸,阿拉山口口岸,霍尔果斯口岸。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霍尔果斯口岸。霍尔果斯是集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铁路口岸、陆路口岸、西气东输管道起点、第二亚欧大陆桥的中方节点的关键地带。霍尔果斯口岸进口主要货物是毛皮、畜产品、甘草、铁矿砂等,从中国出口以服装、百货等轻工产品为主。

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霍尔果斯位于伊犁哈萨克州的伊犁河谷内。伊犁河谷,东西360公里,南北275公里,伊犁河经过于此,其水量可达320亿立方。由于新疆地貌是三山夹两盆——从南到北的山脉分别是阿勒泰山,天山,昆仑山。其中有3条河流,从南到北分别是阿勒泰的额尔齐斯河(我国唯一自东向西的河流),水量最丰沛的伊犁河以及季节性河流塔里木河(有枯水期)。因此,伊犁地区的自然条件最优。适宜发展经贸、畜牧业、农业等。长达430多公里的伊犁边境线上没有天然屏障,对恐怖分子越界较为方便。目前驻守在边境第一线的是新疆兵团,新疆兵团现有250万人,其中100万职工,是准军事化纪律部队。1962年新疆发生伊犁、塔城六万多边民外逃苏联事件,“伊塔事件”直接造成新疆边境地区思想和治安混乱。自此,兵团开始驻守边境第一线,开始“三代”——“代耕代牧代农”。

地理位置优越,辐射面广。霍尔果斯距哈萨克斯坦的前政治文化中心——阿拉木图比较近,比阿拉山口等其他地方到阿拉木图更为便利,运输成本较低。从目前看阿拉木图的经济文化总量仍然是哈萨克斯坦最大的。而哈方海关清关程序特殊,不在口岸直接清关,在阿拉木图集中查验征税,因此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的辐射面比其他口岸更广,可直达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

霍尔果斯口岸涉境能力高于其他口岸。霍尔果斯铁路场站口岸设计的涉境能力3000万,阿拉山口口岸最初设计为400万吨,现已改造为1500万吨。霍尔果斯的场站设计标准以及对方国家的场站设计标准也远高于阿拉山口,目前霍尔果斯口岸有旅客、货运、中欧班列等经过,而阿拉山口几乎只有货运,也就是说阿拉山口是新疆目前最大的铁路口岸,但是其涉境能力远不如霍尔果斯。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人员交流、商品交换更加自由便利。在哈方提供1.85平方公里,中方提供3.43公里的共同区域内成立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该区域人员自由交流,商品自由交换,在国家免税等优惠政策大力扶持下,自治区想将其打造成“南有三亚,北有霍尔果斯”的边疆商贸旅游特色区。

霍尔果斯公路口岸,1881年建成,也是抗日时期我国唯一开放的口岸。现在为第二亚欧大陆桥——连(云港)霍(尔果斯)高速的终点。此处有人员、货物、车辆进出境。

同时,霍尔果斯是西气东输的起点,有三条管道分别送至我国的上海、厦门、广州香港等。去年运输2500万吨天然气。

霍尔果斯口岸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核心区节点,在人员流动、商品贸易、文化交往等方面都十分密集。因此,其地位和意义十分重要。

2.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区:合作区尚未成型,新疆自治区将该合作区打造成“进入合作区即是出国”的设想尚未实现;合作区内商品品种不丰富,第三国产品较少。原因在于新疆地理位置过于偏僻,而且加之新疆的安全问题,民族问题等负面影响,内地与新疆霍尔果斯之间的人员往来较少。

跨境犯罪问题主要是走私毛皮、和枪支。主要原因是边界是界河,以两道铁丝网分隔。而南疆海拔高、多山川,人迹罕至,作边界来说自然条件好。而长达430多公里的伊犁边界线上,没有天然屏障,不法分子越界较为方便。

由此,我们可以在边境安全、民族问题、跨境合作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

霍尔果斯口岸座谈

红其拉甫国门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

国界碑

地址:中国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邮编:130012